这次的事情中,专监确实有冤枉的地方,但监督站的误会不是没有原因的。因为两周前,也是一次监督站检查,在关于施工单位人员打卡记录的询问中,专监出于好心协助主动帮忙提供相关证据,就已经被监督站认为这是对于施工单位的质询,监理不应该越俎代庖代替施工单位回答问题,并从监理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问题,专门找监理谈过话。
结果这次检查结束几天后,项目有个专项施工方案要进行评审,监督站也派人前来旁听,总监参加了这次评审会。会后,总监被监督站拉到一边,专监之前的两起事件被当作典型案例,总监也因此受到了批评。监督站着重强调,监理工作必须严守底线,杜绝任何形式的 “放水” 行为。
总监回到监理部后,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,向团队重申了一系列重要原则。首先,面对监督站的提问和质疑,监理人员要保持谨慎。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,不要主动参与施工单位的应答过程,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。
大原则总结就是,监理与施工单位相处时,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,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。监理不是施工单位的 “队友”,而是监督者。尤其在业主和行政主管部门面前,一定要清晰界定职业界限。
其次,当遭遇误解或指责时,要保持谦逊的态度,不要过度辩解。有时候,过度的解释反而会激化矛盾,不如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专业性和责任感。最后,面对监督站那些可能有些刁钻或教条式的即时提问,监理要保持冷静,如实回答。遇到不确定的问题,也不必慌张,坦诚地说明自己的认知局限,并承诺事后学习补足。